【志载武术】十八般兵器(十三)

镗在清代应用甚广,尔后逐渐减少。

镗头的两边形似马叉,中间似剑状。它上有利刃,称正锋,长1尺半,尖锐如枪,横有弯股刃,两锋中有脊。锋与横刃互镶,并嵌于七、八尺长的柄上,柄下端有长约半尺的梭状铁钻。

镗的形状较多,主要有:月牙镗、四节镗、五齿镗、三节镗、雁尾镗、雁翅镗、雁嘴镗、凤翅镏金镗、锯翅镗、金牛镗、燕子镗、凤翅镗、夜战镗、牛头镗、燕子镗、雷震镗等。

镗长而重,多为力大身高者使用。使用时多是两手交换,有时左把在前,有时右把在前。它的基本技法有:捕、折、翻、撩、勾、捅、捞、咬、拨等。

九凤镋:长约九尺,其中柄长七尺。镋长七尺半,形似耙,有九个叉刺。

九曲镋:长约九尺。其中柄长七尺。镋长一尺半,分为三叉,每叉有三刺,其叉头形似枪头,呈扁平状,两侧犬向外平伸,每叉左右有一小叉呈弧形环抱。

牛头月镋:又称"牛头镋"。其镋头形似三股叉。铁制,当中有利刃,状如剑尖。刀下横有两翅,弯曲如牛角,相距约一尺两寸。翅为棱形,四面削直,以求锋利。镋柄为粗木制成,长约六尺。牛头月镋能攻能守,尤善破枪。

夜战镋:长八尺五寸,其中柄长七尺。镋头分为三叉,中叉形似枪头,两翼叉曲向左右两侧平伸,尖端锋利。镋头镀黑色,适用于夜间作战。

雁尾镋:长九尺,其中柄长七尺,重十斤。柄尾铁鐏长五寸。镋头分为三叉。其两翼叉形似雁尾,故名。

雁翅镋:长九尺,其中柄长七尺,柄尾有五寸长三棱铁鐏。镋头分为三叉,中叉形似枪头,两翼叉形似雁翅,故名。

雁嘴镋:长九尺,其中柄长七尺,柄尾铁鐏长五寸。镋头分为三叉,中叉形似剑状,两翼叉形似雁嘴,每叉两面有刃。

阴阳镋:长九尺,其中柄长七尺,镋头长一尺五寸,柄尾铁鐏长半尺。镋头分为三叉,中叉形如枪头。两翼叉一个向上,一个向下为阴阳分向。叉头呈尖形,两面开刃,锋利无比。

齿翼月牙镋:铁制。镋头有尖,长一尺,左右分出两股,各长八寸,状如月牙,上面植入个十六个小刺,每个小刺长五分。

雷震镋:长八尺五寸,其中柄长七尺。镋头分三叉,中叉形如枪头,两翼叉曲折弯向镋柄。

十字镋:长一丈二尺,其中柄长一丈零五寸,柄尾铁鐏长五寸。镋头分为三叉,中叉形似枪头,两翼叉形似十字,刃如枪刃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