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投资量化私募基金6条避坑指南: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挑选量化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郡主爱投资,(https://xueqiu.com/4079361482/204304631)

今天我留的眼泪,都是我当时投资时候脑子进的水。

今天就用血淋淋的案例,告诉大家购买量化私募基金有哪些需要注意避免的坑。这错误的代价太过惨痛,深夜写文章,真心只愿无人再重蹈我的覆辙。

(合规要求:以下内容仅合格投资者可以看,不是私募投资者不要看)

(最重要的写在前面)小白买量化私募最无脑、最简单、且大概率不会出错的法则:

1))))))))要买表现中等偏上的产品,千万不要买那种业绩经常每周第一的产品。

准备买量化私募之前一定要冷静,不要着急掏钱,先观察一个月,看看每周量化的业绩表现。招商证券每周五收盘之后会出量化私募业绩比较,先看一个月表现,多观察一段时间,然后去买大部分时间能够稳定前50%百分位的量化私募。

(这是招商证券每周出的业绩表)

为什么我说不要买业绩第一名的选手?盈亏同源啊!当一个量化私募经常收益冲第一的时候,请问自己一个问题,大家都是追踪500指数,为啥你一只独秀?除了极高的行业或者股票的暴露猜对了方向之外,请问还有什么特技能让你这么秀?没人能一直正确,一旦你上了gambling table,总有一天会输。

买业绩第一名的选手第二个问题是,资金都是追逐高收益,当一家公司收益这么好,很快热钱上门,他们的收益就会降下去了。(参考天演,灵均)。所以,不如买业绩稍微靠前,但是没有那么显眼的选手。这样的私募基金一般猥琐发育时间更长,也更容易获得更长时间的超额。

2))))))))))))))))))))))))购买的时候要一定要注意费率结构

灵均算是我最小白时期买的一个私募基金,以至于回头我来看看自己投资的简直是一个坑爹大产品。

仔细看:

第一坑爹处:单人单笔高水位法,绝对收益计提25%。对于量化来说,主流的收费是超额收益计提25%,绝对收益计提20%。灵均这个产品罕见的对投资者收取了25%的绝对收益。(并且在业绩垫底的情况下,收取比别人更多的钱,又蠢又坏的典型)

第二坑爹处:一年反复多次计提收益。收益计提的越多,那么投资者的复利效应就越低。我们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管理人对于业绩分红的描述,是按照季度的,还是半年度的,还是年度的。

灵均在某银行渠道处发行的产品,按照季度计提收益提成,极大的降低了投资者的复利效应。(这也是为啥我一直强调,银行不是一个很好的购买私募基金的渠道,费率很不友好)

每家产品的费率相差极大,我们投资人自己必须需要做好选择题。

3))))))))))))))))))量化私募,直销能买到的产品一定要买直销。

买代销的几大坏处:

a)你的产品可能会收取更高的业绩提成,参考我上面那个图,我的灵均的代销渠道是国信证券,我不确定这多余的5%是不是国信证券单独收取的,因为灵均也有发行20%业绩提成的产品。我理解这从投资者身上多抠出来的5%的分红,就是给国信证券和灵均两个分吃了。(BTW,你们的吃相真难看。)

b)你需要1%也就是额外的10000RMB认购费。大部分直销是没有认购费的。

4)))))))))))))))))))))))))要买风控好的,有分散度的。

比如买之前可以问问底仓到底多少只票?(这个问题问问你的投顾,他们都能找到信息)像鸣石那样,底仓100只不到股票全仓梭哈的,风险很大。就一个问题,万一市场跌了那么大体量找谁借劵对冲请问。

(路演的时候鸣石自己公布的持仓。所以我一直“黑”鸣石不是因为提前知道股权,股权暴雷我也是后期才知道的,不喜欢的他们过于集中的持仓策略和对于500指数较高的偏离程度)

5)))))))))))要买规模小的,但也别太小的。200亿以内,30亿以上就可以。

规模是量化的天敌。幻方主动封盘+给客户临开赎回也是间接在承认自己的能力上限。幻方还算是比较有良心的管理人。(利益无关,我不是幻方的托儿)

我们来看看灵均,已经1000亿规模了,现在还在全市场募集他们最新的全市场选股产品。之前很多朋友问我要不要买灵均的全市场选股,我想我的态度是很明显的。大家买量化私募,一定要问好渠道对于规模的把控和上限的要求。有点节操的管理人是不会无节制募资的。

6)))))))))))最后还是老话,私募真的不一定比公募好。

这儿是2020年底灵均发行的增强2号,运作一年以来,超额收益5.87%。大家可以跟西部利得的盛丰颜经理对比一下收益。灵均这个业绩提成完之后,远远跑输公募。

所以对于某些过于坑爹的量化产品,私募量化居然都没有公募量化划算。

最后的最后,想问个问题。大家都知道,灵均是有一个十几倍杠杆的私募自营盘的,仅仅开放给内部员工。有传言说,这个自营盘产品爆仓了。我想求问一下各位老师, @伯言2020 @红星菜馆 @二哥吃鹅蛋 @这个球友不太冷 @雪球私募 ,在私募基金的合规和审计方面,存不存在灵均用客户的收益补贴自营盘爆仓损失的可能性?因为这短时间灵均的表现太差了,不得不让人怀疑。如果用客户的钱补贴自营盘,是违规,还是违法。